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制度
文化的涵义?
- “包括物质、智性、精神等各个层面的整体生活方式”
- 物质、智性和精神三层面的逻辑统一
- 文化是不断生长和发展的
物质就是马克思讲的那个物质,概念很广泛
智性比方说,儒家文化表现出义理时,则表现出智性
我们遵守儒家文化为我们确定的规范后,就表现为精神
马克思常常将文化等同于民族精神,像一株植物一样,是不断生长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贯穿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贯穿到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贯穿到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吸收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两条结构:
- 历史维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革命文化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由内而外的维度: 价值观 -> 制度 -> 物质(器物但不限于器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为什么18世纪前后,中国有别于世界?
18世纪前,科技发明主要来源于亲身做发明的那批工匠,而18世纪以前,中国人口众多,出现科技发明的几率也很大,所以18世纪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
18世纪以后,科技发明主要来源于进行实验的那批实验科学家,因为当时西方出现了数学和实验科学
古希腊的理性传统以及基督教犹太教的宗教传统
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
- 民族凝聚力
- 经济社会发展
- 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民族大碰撞的过程,所以在现今民族极端势力越来越得势,所以我们要牢牢巩固民族的凝聚力
人们的素质好,民族凝聚力强,就不用白花钱到治理人们暴乱上面,省出来的钱自然可以供应到经济社会发展
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执行契约的价格下来了,所以光光存在物品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了,还要通过别的方式来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的的理论
- 优秀传统文化 -> 归属需求
- 革命文化 -> 自我超越的需求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满足了人的生存需求,活下来自然可以干别的)
- 最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
关于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
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与“硬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除了科技、军事、经济和资源以外的力量。“软实力” 往往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 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文化软实力”是 “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在我国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等,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信释疑、扩大共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文化事业制度
党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领导体制、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文化事业投入机制、文化队伍管理制度、文化作品评价制度、网络文化管理制度等。
文化产业制度
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
意识形态工作方面
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制度等。
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组织领导机制、思想教育机制、综合保障机制、考评奖惩等体制机制。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或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或方式。”(《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第368页)
意识形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与政治相关
- 意识形态具有现实指向性
- 意识形态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论证
欧洲人能够忍受经济下滑,但是不能忍受失业率扩大。(崇尚平等)
美国人能够忍受失业率扩大,但是不能忍受经济下滑。(崇尚自由)
意识形态的存在可以让国民容忍一些政府犯的错误
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建设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何加强意识形态的工作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大众化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大众化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的,文化要发展,要传播要进行本土化改造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然要求加强理论武装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理论武装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体现继承性、民族性
- 体现原创性、时代性
- 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新闻娱乐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雨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并发酵。
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存在地点——互联网
-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年轻人血气方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我国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任务来认识、来落实,才能增强“四个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光靠市场经济是不够的!因为市场经济失去道义的维度,那么人将变成机器人参与社会劳动,从而失去生活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铸魂工程。
伟大斗争需要众志成城,伟大工程需要聚力推进,伟大梦想需要同心共筑。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全体人民的信心与热情,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深培厚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筑牢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
搭便车理论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持续培育和践行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看清“普世价值”的逻辑。
包装自己的文化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 教育引导,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 实践养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经
- 健全制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价值观要独立于市场,不然大家就不会有这种信仰和自发的行动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广泛开展思想信念教育
-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 注重青年的价值观教育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人民是不同于公众的
- 努力创造于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 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文艺要反映生活,但文艺不能机械地反映生活。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着文艺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与实现文化相融相通
- 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不断吸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 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发展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
- 中国威胁论
- 中国崩溃论
思考题
- 请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 请论述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请论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 请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 请论述在新时代应当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题要规范
先分别说题干里的概念是什么意思,然后以教材的答案为主进行解答,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
思考题答案汇总
请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贯穿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贯穿到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贯穿到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吸收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两个维度来看
- 历史维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革命文化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由内而外的维度: 价值观 -> 制度 -> 物质(器物但不限于器物)
请论述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之与实现文化相融相通
- 创新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
-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既不能陷人历史虚无主义,也不能陷人文化虚无主义。
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要深人研究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 加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利用。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既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又要合理地利用起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不断吸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已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请论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 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的表达形式,它以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动员、指导、组织和证明一定的行为模式或方式,并否定其他一些行为模式或方式。”
意识形态具有两个特性
- 意识形态具有现实指向性
- 意识形态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论证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 意识形态建设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 意识形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直接与政治相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处于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我们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大众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强化理论武装。
-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控制极端性舆论。在新时代条件下,做好新闻娱乐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雨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 维护好互联网环境。当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并发酵。唯有维护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才能让人们更多接收正确的思想。
-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这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请论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我国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任务来认识、来落实,才能增强“四个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铸魂工程。
伟大斗争需要众志成城,伟大工程需要聚力推进,伟大梦想需要同心共筑。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全体人民的信心与热情,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深培厚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筑牢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持续培育和践行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看清“普世价值”的逻辑。
请论述在新时代应当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与“硬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除了科技、军事、经济和资源以外的力量。“软实力” 往往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 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文化软实力”是 “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在我国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等,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信释疑、扩大共识。
(这里再结合一下现实案例就好了,比如李子柒、一带一路、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等等——到时候再搜搜资料)